中國經濟導報、中國發展網訊 陳波、見習記者李應松報道 日前,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:2021年,合肥都市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306億元,財政收入2111億元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81億元,分別占全省的63.6 %、60.3 %和60.5 %,進出口總額、財政收入、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37.3%、10.1%、13.8%,分別高于全省1.2、1.3、1.9個百分點,全省發展核心增長極作用進一步彰顯。
產業協作加快創新步伐。在都市圈工業產業(鏈)聯盟基礎上,籌建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、智能裝備制造等7個專項產業聯盟。2021年,都市圈內30家縣域特色集群(基地)營業收入總額2738億元,占比55.6%。都市圈內16個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持續發展,其中合肥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、合肥集成電路、蕪湖新能源產值增速分別高于全省36.6、30.6、16.8個百分點。新型顯示綜合實力全國領先,聯寶電子營收超1200億元,長鑫存儲營收增長5倍,晶合集成躋身全球晶圓代工前10。基礎設施實現全面提升。公路、鐵路、空運、水運立體銜接聯動的交通網絡基本形成,初步構建1小時通勤圈。合新高鐵、巢馬、寧馬城際鐵路加快建設,新橋機場S1線開工。德上高速合樅段、岳武高速東延無岳段、明巢高速等項目加快建設。蕪宣機場正式通航,蚌埠民用機場獲國家批準。新橋機場改擴建工程開工,肥東白龍通用機場主體完工。引江濟淮航運工程、杭埠河治理工程加快建設,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工程全面開工建設。開放發展取得積極成果。開辟“合新歐+滁州”“合新歐+蕪湖”等都市圈城際定向班列,2021年為江淮、奇瑞、美的等企業發運定制班列共94列,為都市圈城市出口發運1.2萬箱、貨值9億美元貨物。加快推進合六經濟走廊、合淮產業走廊建設,推動合肥高新區霍邱現代產業園、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等合作園區承接電子信息、節能環保、先進制造業等產業,加快實現產業轉型升級。環境共保共治不斷加強。推動巢湖流域綜合治理,共同實施巢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。強化區域水污染治理協作,合肥、六安、滁州等市定期開展豐樂河、杭埠河、滁河等流域聯合監測和現場巡查,推進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。公共服務強化便利共享。不斷深化圈內醫療、教育、文旅、人力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,穩步擴大“同城待遇”覆蓋領域。圈內居民跨市享受交通出行、就醫服務、旅游觀光、文化體驗、就業信息共享、政務事項辦理等“一站式”便捷服務水平實現較大提升。
下一步,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圈內各市,加快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報,開展合六經濟走廊、合淮產業走廊專項建設行動,深化新橋科創示范園(合淮合作區)協作共建,實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、創新資源協同融合、產業體系協作分工、生態環境共保聯治、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等一體化工程,推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。